江苏省现有家具企业近万家,规模以上企业几千家,从业人员达 100 多万人,总产值达1650 亿元人民币左右,家具产量 1.77余亿件,出口近50亿美元,居全国前三。全省10000平方米以上的家具商场近300家,面积达1500万平方米左右。
春节过后,新冠疫情呈多点散发、快速蔓延态势,江苏正面临着疫情防控常态化以来形势最严峻的一次考验:
(一)物流运输限制多,材料供应不及时。随着疫情管控力度不断加大、很多地方公路封堵,导致企业进货严重延误(2月以来,本省、浙江、广东、上海等地原材料陆续延误15-30天),严重影响了企业按计划生产,交货滞后,客户意见大。由于各高速公路卡口的设立,各地防疫政策的不一致,导致找车难和价格高,目前的运费比年前平均价格高出30%-50%。4月下旬高速通行情况虽有所好转,但部分区县镇的“最后十公里”仍然不顺畅。不仅如此,原材料价格在原有的基础上还在上涨,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很多不便,成本上升。
(二)生产不稳定,交货难及时。由于原材料延期及市场需求量减降,严重破坏了生产流程和周期,生产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停工,工资要发;来料,加班工资又要发,生产成本急剧上升,企业微薄利润被挤压殆尽,造成严重亏损。随着原材料供应的问题,生产出现停线等待或不能配套交货的问题,疫区企业员工隔离防控,导致生产出现岗位空缺或人员不足现象,严重影响产品的交货期、品质和生产成本、效率,给企业运营带来困难。
(三)销售市场低迷,企业资金紧张。据了解,疫情下销售人员大多居家办公,很多项目不能直接去甲方现场面对面沟通,致使项目滞后或丢失,有些项目也因疫情问题验收滞后,不能按时回款,企业资金紧张。市场低迷、项目(订单量)锐减、且“粥少僧多”,出现一个项目十几、几十家竞争的反常情形,为获项目打“价格战”,压低利润“血拼”,即便获得也如“鸡肋”,公司获利无从谈起,今年订单量同比下降约1/3。国内市场因疫情封控,订单无法按时履行,外地客户不能正常来企考察,业务人员无法正常开展销售活动,客户流失严重。受疫情影响,国内房地产市场不景气,家具消费需求降低,内销市场低迷,开年至今很多工厂基本就没有订单。
零售方面,封控使商场、门店无法正常营业,各商圈人流量骤降。据几家家具卖场反映,由于人员居家隔离,商场几乎无人进出,处于停摆状态。销售难成为家具企业的头痛之事,流动资金困难。据了解,许多企业在没有现金流进来的前提下,三分之二家具工厂老板现金流只够坚持近3个月。江苏疫情从2月初苏州开始,反反复复到现在已经3个多月,很多家具工厂在生死一线,纷纷采取降薪、控制生产以及呼吁厂房和商场房东减租等形式降低自身成本,部分贷款压力大的企业主已经变卖房、车渡过难关,融资难度明显加大。
(四)原计划的家具产品展销会不能如期进行,影响企业营销。如上海、广东和我省等地原本计划举办的各类大型家具产品展销会也因疫情影响推迟举办或停办,导致许多海外买家不能前来采购,影响出口。家具企业不能按计划拓展经销商,扩大营销面。
(五)企业管理难度加大。疫情较重地区员工为减少感染大多选择居家隔离,外地员工虽在岗但不安心,工作也不尽心,给企业在管理上带来不便,企业负责人既要安排好员工生活,还要保护好员工的安全。
(六)各种费用不堪重负。一是社保税费没有减免,属于现阶段工厂刚性支出,长远看导致工厂招人意愿持续下跌,或者重回不规范状态。二是家具制造业工人“高保底薪资”,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呼吁回归底薪加计件制。
(七)企业信心不足。一是疫情结束后,企业普遍判断订单会有好转,但不会出现反弹。工厂想恢复元气需要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时间。二是疫情过后担心消费者在房地产等方面的投资能力和投资意愿可能会加速下降,导致家具等耐用品消费连续下滑。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